燕山文化新城概念规划
发布于:2017-08-15 11:36  浏览:





项目名称:燕山文化新城概念规划      
项目地点:河北省怀来县         
设计时间:2014年




工程雨水排放系统的广泛使用,造成了地表水体的消失和地下水位的骤降。当所有这些雨水被排走的时候,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就需要更多的灌溉,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。在这种情况下,公园绿地是昂贵的消费者,而非生产者和生态服务的供给者。城市需要一种全新的水文管理策略和空间功能设计来振兴萧条地区,建立新“生态区域”,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。以生态手段规划城市,必须追根溯源,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,才能使人类成为自然的受益者。


首先确定区域山体和水体位置,寻找天然水流区域及可蓄水空间结构。水脉是自然能量运动极不安全的区域,由此找到安全的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区域。





  山水格局及城市安全格局分析












  草图逻辑



  总体平面图






城市绿廊绿道空间的建设分为四个步骤:城市绿色保护屏障、中心城市带状公园、发展用地绿带保护区 、改造整合现状成为绿廊绿道。设计后的城市位于高处,外围大面积的绿化为其提供了生态屏障。绿廊穿过城市街道,越过果园,途经雨水花园和娱乐场地,营造出一种动态体验。绿廊不仅演变成一个连接各街区的要道,还体现了融设计、功能、情境与环境责任于一体的独特品质。处于自然谷地的廊道空间被改造成由本地植物体构成的雨洪公园,从而为城市提供了多重生态系统服务:它可以收集、净化和储存雨水,经过植物净化后的雨水补充地下含水层;受雨水的侵润,可以使茂盛的乡土生境在城市中央繁衍。
 



  城市与山体关系断面图



  城市绿廊绿道空间分布








设计通过恢复本土生态、为野生动物营造更多的空间,雨水和再生水经过各种途径汇集后给予公园使用,这是城市自我循环和繁衍的一个环节。雨洪公园成为市民休憩的良好去处,并带动城市的发展。雨水通过屋顶绿化后蓄留一部分水,其他雨水顺着楼体向下流入绿地系统,经过水体自渗和植物吸收后,多余的水收集到城市生态水网进行储蓄利用,最终汇入生态廊道公园。将现有的道路改造成两侧可收水的生态道路,社区绿地设置统一的雨水收集系统。绿廊不再是各街区的阻隔,而试图将居民凝聚在一起,并营造出社区互动的氛围。 




  雨洪廊道公园

 







对景观大道、国道、城市二级道路、三级道路、城市无障碍绿廊绿道,城市绿道、郊野绿道等城市道路的各个层次都进行了设计和探讨。




  一级景观大道






  城市郊野道路





  大渠骑行





规划将远期发展战略与近期建设目标相结合,综合多种规划设施的保障措施,考虑规划区多雨的天气情况,在山上设置安全屋和避雨亭,满足上山人员安全的同时满足饮水,休息和交流的需要。随着该地区以富有潜力的绿廊的形式再次出现,设计研究出一套系统来实现其历史、水文和生态方面的振兴。线性绿廊公园和自行车道的规划,让冲沟和洋河大渠再一次有了用武之地。




 山体安全屋






 洋河大渠






 潜水基地


 


若您对本文感兴趣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公众号WAQI设计, 查阅更多项目相关信息。
更多精彩,与您共享

浏览地址:怀来